盱眙资讯

发布投稿
客服热线17895016486

盱眙书院始建者----孔安国

2019-11-14 18:23:32

   作者:金豆子

阅读:1797

评论:0

       在盱眙第一山玻璃泉上有一座“敬一书院”。说起这座书院的始建者,那还是西汉时的临淮太守孔安国。是他最先建成了“先圣宴居殿”,唐时又改建为“崇圣书院”。后经战火而废,到了明朝,知县沈梦斗又在其废址上重建,称为“登灜书院”,后废。到了清乾隆九年,知县郭起元又在原基础上建成了“敬一书院”。如今,我们登上第一山,看到“敬一书院”,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文化倡导者、书院始建者,为盱眙历史文化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先贤——孔安国。

 

一、孔氏后人皆博学 


       孔安国,西汉时鲁人(今山东曲阜),字子国,孔子十一世孙。少时师从申培学《诗》,跟随伏生学《尚书》,学识渊博,擅长经学,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。汉武帝登基后,确立了“独尊儒术”的主张,启用大批儒生做官,成立专门的儒学机构,修建了孔庙学堂,设置“五经博士”,推崇“诗、书、礼、易、春秋”五部儒家经典,宣扬儒家学说,并把任用儒生,作为强化地方长官的一项举措。

       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代,汉武帝当然很是中用他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载:“孔氏有古文《尚书》,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,因以起其家逸《书》,得十余篇,盖《尚书》兹多于是矣。遭巫蛊,未立于学官。安国为谏大夫,授都尉朝,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。”汉武帝开始先任用孔安国为侍中,后又尊为博士。在孔安国40岁时,还任用他为谏大夫,授都尉朝。司马迁在写《史记》时,研究《尧典》《禹贡》等古文,经常向孔安国请教古文经学。

       据传,汉鲁恭王刘馀在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时,于壁中得古文《尚书》,较当时民间流传的《尚书》文本多16篇。孔安国便将原来是蝌蚪文的古文本改写成为当时通行的隶书文本,并为之作“传”,即《尚书孔氏传》,孔安国也因此成为“尚书古文学”的开创者,后世尊其为“先儒”。孔安国在研究先圣典籍时,也潜心撰写了自己的著作,其中《论语训解》就是继承与传扬孔子《论语》,宣讲其精萃的宏篇巨著。

       正当他作《论语训解》等书既成,准备献给武帝时,恰逢太始元年(前96年)宫内“巫蛊”事件而未能上。于是,便自博士迁任临淮太守(《孔子世家谱》)。

       孔安国别离长安,千里迢迢,前来临淮赴任。此临淮郡于汉初设置,原治在盱眙对岸,今泗州位置,因城小且常遭水涝,故临淮都尉治便设在盱眙,郡治虽在北境,但因临淮傍山临水,无论风光、气候、物产、交通,均为优哉,故官员多至临淮。到临淮赴任,实际上就是到盱眙就任。说来也巧,孔安国的父亲孔武,原来在汉文帝时为博士,后也曾自博士调任到临淮任郡守。孔武在临淮数年,留下很好的口碑,还供祀在泗州和盱眙的“名宦祠”中。这次子继父任,来到盱眙,也算是孔家与盱眙的不解之缘吧。

       清《康熙志》“名宦卷”载:“汉孔安国,字子国。武帝时为谏议大夫,文章政事,名于当时。为临淮太守,以诗书教化,一郡称治。尝创崇圣书院于第一山西崖,遗迹尚存。”

       (1921年版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记:“孔武,汉,忠子,字子威。为文帝博士,终临淮太守”。又“孔安国,汉,武子,字安国。受《诗》于申公,受《尚书》于伏生。得《尚书》于壁中,皆蝌蚪文,时无人能识者,安国以今文读之,承诏作书传,定为五十八篇,以授都尉朝。谓之《古文尚书》之学,又为《古文孝经传》、《论语训解》。武帝朝,官谏大夫,临淮太守。”)


 二、任职临淮踏山水


        孔安国到了盱眙,先到郡治安顿下来。此次前来,原来并没有什么思想准备,也不知道这临淮郡到底如何,多少有点心情不爽。故在第二天,便外出周遭察看,环顾四野,放松一下心情。但见青山绿水,相依相偎,好一派大好江山!再看此山,座座相连,串若珍珠,沿河排列,蜿蜒如龙。山上松青柏翠,花艳草香,玲珑剔透,犹如翡翠画屏。孔安国不由得随着一步一景,踏上石阶,步步而上,直攀山巅。再回眸望时,看那淮河如带,缥缥缈缈,九天而来,绕青山之侧,碧波荡漾。绿苇水上,山影水中,白帆点点,鸥鸟声声。山侧有绝壁耸立,直达天际;山坡有苍松翠柏,绿树成荫。崖旁凹处石隙之间涌出清泉一股,汨汨清凌,终年不绝,汇成一泓碧波,清澈见底。再向上登十数级台阶,忽见一处平地,背山面淮,视野开阔,宽约十丈,向内直及山根陡壁,向外到达石雕护栏,石栏下便是悬崖百尺;平地长约数十丈,东去接杏园桃园,西去达草圃花圃。在此,南瞻宝积山、斗笠山、募旗山,极目可视淮河自九天西至;北望翠屏山、风坡岭、驰象山,再远可观帆影去沧海天涯。西眺滔滔淮河,如绸如带,茫茫淮滩,芦荻青翠,无边无垠,无终无际。当斜阳西挂,芦海尽染,雾岚轻飘,如幻如梦。看到此景,孔安国不仅拍手叫好:“好地方!好地方!真乃风水宝地也!” 


图片11.jpg


       孔安国此时却又为能到此地任职而高兴了。他想,先祖孔子曾周游列国,宣扬儒教,到盱眙设坛讲儒,轰动一时。只是先祖可能不知道有这块风水宝地,而到了北边十数里的圣人山设坛,要是知道,像他这样的风水大师、儒学先祖、至圣先师,必然会选择在这里设坛讲学的。

       春秋末年,孔子创立儒学,宣传仁义礼智信,教人和善、忠孝。然而,诸侯纷争,狼烟四起,哪个诸侯愿讲和善而放弃争霸,哪个诸侯愿守诚信而不施谋略,哪个诸侯愿从礼仪而循规蹈矩,哪个诸侯愿持忠孝而不去当王?春秋战国,诸侯之间尔虞我诈,你争我夺,弑君篡位,阴谋阳谋,不胜枚举。孔子的儒家思想怎能被他们所重视?虽孔子周游列国,历经艰辛,宣扬儒教,但成效甚微。直到周敬王四十一年(公元前479年),七十八岁的孔子离开了人世,也没能看到儒教的发扬光大。到了秦始皇一统,更是残暴无比,焚书坑儒,儒家典籍毁于一炬,民间藏书几乎绝迹,儒家思想濒临湮灭。孔安国想,现在大汉信儒、讲儒、扬儒,独尊儒术,是何等好的时机,当该为圆先祖之梦,多作些事业。况且,汉武帝“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”,吾乃儒圣之后、文人之家,当应弘扬孔氏门风,建书院、兴学堂,当为此任。


三、兴建书院留佳绩


       于是,孔安国在心里画起了一张美好的蓝图:利用这块平地,修一座书院,名曰“崇圣书院”,以作教学讲儒之地;盖一处殿堂,名曰“先圣晏居殿”,以供奉先祖孔子圣像。阶上可建一亭,供文曲魁星;阶下将山泉整葺,取名“玻璃泉”。东边的树林改建两园,分别叫“杏花园”、“桃花源”;西边的平圃,拟建凉亭一座,可供观赏风景,纳凉休闲,端坐遐思,研学讨论,还能兼作户外课堂,亦如讲坛。讲坛则效先祖曲阜所制,名为“杏坛”。因风景在此尽可一览,林深花茂、陶冶心情,则可名曰“会景亭”。若有闲暇,可在绝壁摩崖,题字赋诗;倚亭环视,酝酿诗情。将来效仿曲阜孔庙,在山下兴建文庙,供奉至圣先师。庙旁建崇圣殿、尊经阁、明伦学堂、贡举试院,岂不妙哉?当今汉武大帝“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”(清光绪《盱眙县志稿·学校》),如此设想,定能得到圣上赞许,亦了我敬祖崇祖之一片心意,为弘扬儒学作一善举也。

       回到住所,孔安国取出行囊,将所带银两悉数取出,携至郡堂,召官员乡绅前来议事。安国先将人等带至山上,察看一番,回到郡堂,便立身向大家三拜。众正疑惑不解,安国曰:“我大汉由高祖创立,历文景之治,武帝扩疆,平定天下。如今盛世太平,莺歌燕舞,当应弘学施教,尽扫愚昧。今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,我临淮岂能莫为焉?刚才众人察看山上,确是风水宝地、办学之佳所。若建成‘崇圣书院’,既合圣上之意,又得众人之心,为我临淮多出人才定有大用。不知众仁兄、绅士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众人一听要建学校,立即异口同声,一致赞同。

       孔安国接着便把建设计划和盘托出,并依先急后缓原则,确定先建山上的崇圣书院,其他工程,日后逐步完善。然后,他接着说:“建设需要资金。郡衙可供使用者不足,尽管厉行节约,仍有不小缺口。当今边境仍有战事,向朝廷申请似有不妥,当应自己解决为宜。吾乃一介书生,穷儒寒吏,虽刚任临淮,但也不能无为。故将所携银两全部奉出,今后三年,俸禄只留生活必须,其余全部充公。但此仍还显捉襟见肘,故望众仁兄、绅士予以解囊,以解燃眉之急!”

       临淮郡令史是本籍人士,对建学校善举当然赞叹,故立即起身说道:“办学乃利国利民、千秋万代之善举,我等亦早有此意。今孔郡守言此,吾等一万个赞成。郡守乃外籍人士,亦能如此慷慨,吾等本籍乡人,怎可袖手旁观?为我临淮本地办事,我等义捐义不容辞。吾先捐一千两。稍后再前往盱眙县衙,与之商量,亦请盱眙县大力相助。郡守您看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安国十分感动,当即允之。

       此时一乡绅起身,走上近前,向孔郡守深作一揖,然后说道:“孔郡守真乃我盱眙之父母官,办学之事,祖辈思之,终未如愿。今郡守善举,真乃我盱眙之福分,我等定当全力以赴。我与商会同仁商定,先捐银一万两。若建设不足,以后还当奉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大家争先恐后,纷纷解囊,气氛热烈。只半天功夫,资金问题得到解决。

       孔安国走下大堂,又向众人连作三揖,眼里噙着泪花,激动地说:“众位仁兄、乡绅如此慷慨,安国感恩不尽。众位对安国如此信任、如此支持、如此厚爱,令安国感激涕零。安国定不负众望,竭力履职,以报临淮、盱眙民众知遇之恩。”

       当即令人找来工匠,绘画图纸,准备材料,平整场地,择日开工。孔安国每日都要上山察看,亲自监工,确保施工顺利进行。这孔郡守毕竟已年过半百,既要忙于郡衙事务,又要管辖所属州县,还要走访民间处理政务,再加上亲自过问书院建设,因操劳过度而多次病倒,尽管如此,孔郡守还是带病工作,不误政事。同僚劝他休息休息,他总是说:“我孔氏家训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,为政在人,为政以德。譬如北辰,苟正其身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既任郡守,当为郡之兴盛而肝脑涂地,虽不能算作一代圣贤,也应将毕生献于任、献于民也。逝者如斯夫,当珍惜时光也!”

       第二年,“崇圣书院”建成了!只见这书院青砖黛瓦,拱脊廊檐,大门之上,悬一匾额,上有“崇圣书院”四个隶书大字,乃是安国亲书。堂前设有讲台,室内摆有书案,窗明几净,桌椅整齐,宽敞安静。书院一侧,“先圣晏居殿”也已建成,殿内正厅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,像前摆方鼎香炉,炉中香烟缭绕,上悬“至圣先师”横匾,两旁挂对联一副,上联书“先师功德垂青史”,下联曰“儒学精华耀五洲”。又亲手在院内栽上槐树、杉树、柏树、柿树,寓意“淮山百世”。孔安国看着书院、看着院落,看着院子里挺拔葱翠的树木,看着书院教室里端坐的书生弟子,听着朗朗的读书声,他会心地笑了。

       到了征和二年(公元前91年)秋,孔安国在临淮已经任职六年,终因年老体弱,一病不起,不得不辞官返乡。听说孔安国要离任回乡,盱眙的百姓们都自发地前来相送。当载送他的马车缓缓离开盱城,去往淮河码头时,孔安国再也躺不住了。他勉强撑起身子,深情地看着盱眙的山、盱眙的水,盱眙山上那高大巍峨的崇圣书院,那里凝聚着自己六年的心血啊,如今离去,怎能舍得?他向前来送行的同僚、乡绅、民众挥了挥手,止不住潸然泪下,就此一别,何日再见,也许只能是天各一方、相隔天涯了!

       据《孔子世家谱》记,孔安国“自博士迁临淮太守,六年以病免,年六十卒”。

       一代儒令离去了,而他主持建造的“崇圣书院”,虽经岁月兵火,却数废数建,世世代代地保留了下来,元代改为“淮山书院”,明代建为“登瀛书院”,清代易名“敬一书院”,与盱眙文庙融为一体,成为盱眙文化的一条脉络、盱眙山水的一处风景。

       清《光绪志》“学校卷”亦载:“旧崇圣书院,在县治西玻璃泉上,久废。《一统志》《乾隆志》旧志云:崇圣书院在第一山,汉孔安国为临淮太守时创立,有先圣燕居殿,后废。今玻璃泉上是其故址。”又载:“登瀛书院,在文庙东,玻璃泉上,即崇圣书院旧址改建。”明代知县沈梦斗曾有《登瀛书院记》记其事。又载:“敬一书院,在县治西,玻璃泉上,乾隆九年知县郭起元即旧书院建。”学官秦懋绅有《郭邑侯修建敬一书院记》记其事。孔安国不仅祀于泗州名宦祠中,也祀于盱眙名宦祠中,为后世所景仰。

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共0条评论
加载更多
金豆子

金豆子

167文章
8.9万总阅读

打赏成功!

感谢您的支持~

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~

打赏金额{{ds_num}}
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

收银台

订单总价0.00

剩余支付时间:000000

手机扫码支付

使用支付宝、微信扫码支付

余额(: ¥)
为了您的账户安全,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
其他支付方式